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总则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,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,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、活泼、主动地学习。歌唱是一门艺术,包括呼吸、发声、咬字等各方面的技巧,教师在组织幼儿唱歌活动时往往会不经意地要求小朋友唱清楚歌词,音调、节奏要唱准等等,让歌唱活动变得机械、单调。幼儿也会对歌唱活动产生焦虑,失去信心和兴趣。小班幼儿由于受发音能力的限制,还不善于表现,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新鲜事物所吸引。在今天的歌唱活动中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,给小班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歌唱氛围,引导他们在歌唱活动中生动、活泼、主动地去学习,能在歌唱活动中真正地感受音乐,表达自己的情感,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。
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用《小花狗》这一歌曲复习带孩子练声,引入新经验,营造了活跃的音乐活动氛围。在基本部分教师出示手偶利用故事导入,吸引孩子注意激发幼儿兴趣,让孩子初步理解冬眠的含义。接着教师清唱歌曲,引导幼儿从倾听歌曲入手,小班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靠倾听。因为小班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能力都很浅显,所以他们喜欢模仿。老师范唱歌曲时的情感、动作、音准都直接影响幼儿的歌唱。《小熊睡觉》这首歌曲有四个乐句,短小工整,音域在c1-g1 中,多反复,3-4岁幼儿容易掌握。让幼儿了解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,感受旋律的奇妙,初步学唱歌曲,培养幼儿不怕冷,坚持锻炼身体的坚强意志。在学唱歌曲的阶段教师出示图谱,引导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,3-6岁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,教师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更有益于幼儿记忆。通过两遍的学唱,班级80%的幼儿以基本能掌握歌曲,在此基础上,教师引导孩子边做动作边富有感情的演唱,在游戏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比喻成小雪花,慢慢从天上往地下飘。之后模仿小熊睡觉打呼噜的样子冬眠,最后春天来了,万物复苏。情境中的音乐游戏让孩子们的积极性倍增。
小班幼儿能够在哼哼唱唱中发现音乐的存在,在简单的歌曲中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音乐,尝试在歌唱活动中运用游戏、动作、表演,去感受节奏、韵律,从而增添对音乐活动的兴趣,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幼儿主动努力,歌唱的自信。